

酒醉明白人
文/刘冲
醉酒伤胃、伤肝又伤神,人人皆知,可是,怎么还是有那么多的人经常喝醉?而在后悔不迭之后,仍然继续喝醉!这些经常喝醉酒的人,真的就那么嗜酒如命,或一喝酒就糊涂犯傻,不懂得爱惜自己的身体?
其实不然,除了少数的酒鬼、酒痨、酒疯子之外,绝大多数醉酒者,都是醉得清醒明了的,而并非某些人认为的那样糊里糊涂。酒醉明白人,来自民间的经验总结,往往是经得住时间检验的。
要证明喝醉酒的大多是明白人,自然是借助古代先贤才够分量,更具说服力。竹林七贤,是史上一个最著名的饮酒团队,经常以美酒为消遣,不拘礼数,放浪形骸。其中尤以阮咸、王戎、刘伶最为疯狂,不仅大盆盛酒,醉卧妇人侧,最奇葩的是刘伶还常在家中裸体饮酒,疯癫痴狂有谁能及?被人撞见,说他无礼,还狡辩说什么“天地为栋宇,屋室为裈衣,诸君为何入我裈中?”他们何以如此狂饮烂醉?只因司马懿发动政变控制曹魏政权后,不断铲除异己,引起朝野内外强烈不满,傲视权贵的阮籍等七人欲洒脱局外,才聚集竹林,饮酒为乐,醉酒避世,欲求逍遥清闲,或自我麻痹。此等醉酒,岂能视为迷糊之举?
古之先贤醉酒的事例举不胜举,醉酒的内涵更是丰富多彩。只不过都离我们太过久远,唯有敬仰和膜拜,点到为止即可。也许还是多说说自己身边形形色色的醉酒之人,更接地气,也更易让大家感同身受。
认识某公司的一个业务经理,有一次他请客户吃饭,邀请我作陪。一开席,他举杯先说了一通感谢、感恩之类的话后,为表敬意,先连干三大杯白酒。话音落地,只见他脖子一仰,“咣”“咣”“咣”三大杯白酒就吞下肚了。正在我惊叹他酒量如此之好、喝酒如此之豪爽时,他已经开始耷拉着脑袋,以手托腮,醉眼蒙眬了,随即便不省人事地趴在桌上,被人架到旁边的沙发上梦周公了。请客的人开席一会儿竟醉得一塌糊涂,这酒还咋喝呀?满桌的人对此情状好像早已习以为常,照样吃喝得欢天喜地。有人见我有些不知所措的拘谨,主动来敬酒:“朋友,别介意哈,他就这德性,酒量不大,但人绝对实诚,豪爽耿直,够哥们朋友!来来来,我们各自尽兴喝,让他睡会儿,结账的时候他自然会醒的。”果然,喝到快进入尾声时,他醉眼惺忪地醒来,招呼大家一定要吃好喝好,最后结账送客走人。我不解地问他咋这样喝酒呀?他苦笑道,没办法,这帮经销商都是得罪不起的爷,自己酒量实在有限陪不了他们,反正早迟都是醉,与其磨磨唧唧弄得大家都不爽,还不如这样来得干脆,还可以赚得一个耿直豪爽够义气的好口碑,生意做起来也顺当些。哦,原来如此!你看,他是不是醉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甚至可以说醉得有智慧?